Last Updated on 2025-02-20 by doc02
你是否在寒冷的冬天,經常感覺皮膚乾燥、發癢,甚至出現紅腫脫屑現象?如果你有以上症狀的話,那可能就是乾燥型濕疹找上門!許多人以為當肌膚狀態不好時,僅需加強保水效果就好。其實,若沒有正確護理的話,反而更容易使肌膚惡化。想了解如何有效對抗乾燥型濕疹?那就讓專業的皮膚專科醫師告訴你該怎麼做吧!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乾燥型濕疹是什麼?3階段表現讓你知!
濕疹,這個名詞源自於希臘語,其意思為「沸騰或冒泡」。顧名思義,「濕疹」的病理表現即
為表皮內水腫(又稱為:海綿組織變性)。而「乾燥型濕疹」,則是由肌膚乾燥所引起,在肌膚的外觀表現上來看,會有乾裂現象產生,若再更仔細看其表皮還會伴隨著些許水腫症狀。
乾燥型濕疹3階段
3階段 | 急性濕疹 Acute stage |
亞急性濕疹 Subacute stage |
慢性濕疹
Chronic stage |
肌膚變化 | 出現丘疹(顛簸)、紅腫(極度發紅)、水泡(囊泡),部分可能破裂並滲出液體 | 出現肌膚裂紋、脫屑,紅腫程度較急性期輕微,但仍可能明顯 | 肌膚裂紋、暗沉或色素沉澱(顏色變深),皺紋加深,肌膚變厚呈現苔蘚樣(慢性單
純性苔癬) |
感覺症狀 | 劇烈搔癢、疼痛、壓痛 | 搔癢減輕,但燒灼感與刺痛可能更為強烈 | 持續性癢感,可能因反覆抓撓導致肌膚較大面積破損 |
發炎反應 | 局部腫脹,肌膚敏感度增加 | 肌膚仍處於發炎狀態,若未妥善治療,可能復發為急性濕疹或進展為慢性濕疹 | 肌膚長期處於發炎狀態,若未妥善處理,症狀可能持續惡化並影響生活品質 |
乾燥型濕疹形成原因有哪些?
肌膚會形成乾燥型濕疹,其主要原因在於肌膚屏障被破壞,皮膚角質層水分流失,進而導致肌膚損傷。而乾燥型濕疹形成的原因,又可分為以下2大類:
內在原因
- 遺傳因素:遺傳性魚鱗病
- 老化
- 部分疾病:甲狀腺功能低下、營養不良(鋅和脂肪酸缺乏)、嚴重體重減輕
- 藥物:類維生素A(A酸等)和利尿劑
外在原因
- 濕度過低(冬季、沙漠、高海拔、旅行、使用除濕機或暖風機)
- 過度洗澡,尤其是使用肥皂和清潔劑
乾燥型濕疹症狀如何診斷?
由於乾燥型濕疹症狀和其他皮膚病症狀相似,故想要自己正確辨別症狀的話,還是會有些微的難度。建議讓專業的皮膚專科醫師評估診斷,才能正確養護肌膚喔!
乾燥型濕疹診斷內容
輕度 | 中度 | 重度 |
通常具有獨特的不規則網狀石板狀表皮外觀,看起來肌膚乾燥無光澤 | 菱形皮膚板呈現網狀的紅色紋路彼此分開,也可能有表皮破損發生,可能從一側皮膚開始,但很快就會擴散到影響兩側周圍肌膚 | 嚴重乾燥型濕疹,會導致更嚴重的繼發性皮膚炎,表現為:全身發紅、局部水腫和表面起水泡(看起來濕濕的,也是中文濕疹的原因),與其他形式的濕疹一樣,可能會導致廣泛的續發性擴散型濕疹 |
乾燥型濕疹日常保養迷思大破解!
基本上,乾燥型濕疹通常對藥物治療反應很好,也可以有效改善問題。日常生活考慮導致皮膚乾燥的因素:減少洗澡頻率,使用潔面乳代替肥皂,不要讓皮膚直接受熱(例如:泡溫泉跟暖氣)。
建議可以每天塗抹幾次濃稠的保濕劑和保濕霜,例如:凡士林或油性霜,待使用改善幾天後,再改使用質地較不厚重的潤膚劑和保濕霜就足夠了。但若是濕疹嚴重的話,就可能需要在發紅的皮膚上,塗抹溫和的外用類固醇霜藥膏或更強效的外用類固醇幾天。要注意,必須確保肌膚不再乾燥,因為乾燥型濕疹是很可能會再次復發。
乾燥型濕疹改善方式有哪些?
當皮膚出現乾燥、發紅、脫屑甚至瘙癢的情況時,往往讓人感到困擾。尤其是乾燥型濕疹反覆發作,更影響到日常生活保養步驟。告訴你一個好消息,除了基本的保濕與溫和清潔,還有許多方法能有效改善乾燥型濕疹,減少症狀惡化的機率。現在,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你打造更強韌的肌膚屏障:
1. 外用藥物
乾燥型濕疹嚴重時,需使用外用的類固醇藥膏,並依照皮膚狀況的不同,調整類固醇藥膏的劑型及強度,而這都需要有經驗的醫師來做適當的治療。
2. 口服藥物
一般而言,乾燥型濕疹使用外用藥膏即可有治療效果。但若是廣泛續發性擴散性濕疹,則建議使用口服藥物;若搔癢症狀嚴重,則建議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治療。
3. 保水產品
藥物治療穩定後,或是預防乾燥型濕疹再發作,使用保水的潤膚產品是很重要的。可以在洗完澡,或在浴室裡就先擦,建議一天塗抹數次效果最好。
如果是臉部乾燥型濕疹反覆發作,就代表皮膚保水層無法有效吸收水分或鎖住水分,導致就算擦乳液多次,肌膚還是會產生乾燥反應。這時候可以考慮澤之肌素妍針,內含玻尿酸跟甘油治療成分,能夠有效補水、鎖水。經研究發現可以長達36週,減少一直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或是保養品擦不進肌膚裡的困擾。